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校转学的监管门槛有多高?

——湖南大学17名转校研究生事件的背后

南湖晚报  2015-01-29 00:00

[摘要] 近日,全国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收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一事,将“高校转学”这一讳莫如深的话题推至聚光灯下。

近日,重点院校湖南大学被曝一次性接收17名外校研究生转入该校就读一事,将“高校转学”这一讳莫如深的话题推至聚光灯下。

尽管这是近年来高校违规转学被曝光的案例,然而,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高校转学“暗箱操作”的腐败由来已久,违规办理的事件并不少见。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流程,信息往往仅封锁在个别经手人和当事人的环节。“其实,湖南大学被曝光的主要原因是规模太大,涉及人员太多。”一位高校管理者说。

大多数人认为,一名高校学生转学,需要经过医生、学校和教育部门等多重审核。那么,在实际过程中转学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呢?

医生环节

几乎所有理由都是“患病”,病历造假被称“容易”

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于大学生转学有明确规定:一是转学对象必须是因患病或特殊困难,无法在所在学校完成学业的;二是必须在同批次的学校之间或高的向低的批次转;三是必须经过转出校、转入校与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

在大多数学生看来,突破这些“门槛”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严格的规定并不能阻挡那些有转学冲动的学生和家长。

据调查,有的省区确实在转学上有“例外”,主要是针对父母有重大贡献的子女或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如奥运获得者。不过,这也属于不成文的内部照顾性规定。

有业内人士透露,转学的理由根本不重要,只要申请转学的学校同意接收,学生可以从二本转到一本,也可以从三本转到一本。现在还有专门给人办理转学的中介,一般是教育局的职员,用自己的人情跟权力换点钱花,找他们就像去做个业务一样。

广东某地级市二本院校的一名2013级学生,在选择了经济类专业就读一学期后,挂了4科数学类科目,几乎到了要留级的地步,学生和家长都有了转学的念头。

这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强于文科,先是想转这个学校的其他文科专业,但在学校已经到了预警留级的地步,孩子面子上挂不住,死活都不愿意继续待在这个学校了。“我打听过了,从这里的二本转到广州的三本院校是可以操作的,有关系就行。”

事实上,学生转学的理由可谓五花八门,除专业外,还有想回家乡的,想去一线城市的,想跟男(女)朋友在一块的,或单纯对就读学校不满意等。然而,这些学生在申请转学时,所有理由却都变成了一个原因:患病。

记者登录百度贴吧,发现一些转学成功的学生在网上分享经验,数万人跟帖,咨询“取经”。其中常问及的问题便是,什么原因转学可以被通过?回答是:捏造病历。这些“病”包括皮肤病、抑郁症、色弱、色盲、血晕等,甚至还有水土严重不服。

而病历造假被认为是违规转学中容易操作的一环。有学生告诉记者,“有相熟的医生固然好,即使不认识也没关系,装装可怜,磨磨嘴皮子,必要时塞个,给几条烟,也是可以办成事的。”

学校环节

“内部执行”导致权力寻租

本该向社会公布的每年转学人数,实际上却基本无人知晓,都是“内部执行”。记者在广东、上海、湖北等地采访,教育部门均没有给出相关数据。一些高校相关负责人都说,每年转学的人数是很少的,都是个案。然而,有知情人透露,转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例确实不高,但数并不少。

不仅这些数字不对外公布,连转学学生的信息也相当保密,参与操作的领导老师都一再交代当事学生“不可对外说”。有业内人士说,这类事情在湖南等地早就暗流涌动,如果不是这次湖南大学这么大规模的操作,而是零星分批实施,或许仍不会被外界发现。

这里面确实存在“不可见光”的情况。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对于没有关系的学生来说,校内转专业都千难万难;而对于那些背景深厚的学生,则可以无视各种规则,‘挑选’好学校、好专业。显然是践踏教育公平。”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民钢曾经长期负责学校的招生、教务处工作,他表示,学生转学需要层层审批,特别是跨省的转学需要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还要有接收高校同意,绝非学校可以单独操作。

一些专家分析,高校低批次向高批次“逆势而行”的违规转学之所以能行得通,首先需要转入校与转出校之间达成“互相给面子”的默契。据透露,有一种业内“潜规则”,就是转入校和转出校“通气”后先把学生转过来,后续程序再慢慢走,类似于中学的“借读”或“挂读”。走得通则毕业后拿转入校文凭,走不通再退回去。

广东一位资深教育专家说,自从高考阳光招生以来,教育公平得到越来越好的落实,而转学却给一些“权贵”留了空子。从湖南大学转学事件披露的情况看,这些转学的孩子都是有背景的。

“要搞定转学一事,需要打通的环节不只是学校一家,从我对当前教育市场的判断,至少需要十万八万。”一名曾在重庆某高校办过转学的学生说,学校有关人员直接开口说办转学要收8万元。

教育部门环节

制度设计有漏洞,应推动公开化

按规定,大学转学涉及学籍管理,有学籍变更的情况不仅要经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学籍信息还要在教育部网站进行更改。但作为大学转学的后一道关——教育行政部门的核准备案,却往往轻易失守。

专家认为,转学在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漏洞。所谓的转学理由——患病和有特殊困难太过模糊,给了很多人为运作的空间。刘民钢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出台操作细则。

此外,专家提出,应在分析各地转学需求常态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转学比例和数,控制转学地区流动和批次流动,防止相关人员沦为被“攻关”的对象。

专家还提出,应推动建立公开公示制度。所有地区每年高校转学的情况要向全社会公示,包括人数、学生姓名、高考分数、专业、转学原因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实行网上申请和审批制度,大程度堵住“暗箱操作”的漏洞。

“学生转学不能成为特权者的专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现在的问题是有转学需要的学生无法转学,而有权有势者则可以违规利用转学这一政策通道“暗箱操作”。目前转学操作的问题,主要是行政主导,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应该明确转学的程序、标准,并有考核和信息公开。从长远看,我国要对考试招生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革,切实建立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

调查

教育厅官员: 承认儿子转学

近日媒体曝光湖南大学一次性接收17名外校硕士生转入该校就读,他们从排名低于湖南大学的吉首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校转出,公众质疑存在“暗箱操作”和腐败问题。湖南大学通报,决定撤销同意这17名外校研究生转学的决定,并启动调查追责程序。记者了解到,其中部分学生的亲属确为当地教育或行政部门官员。

该校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其中一些学生“为省教育厅、湖大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子弟,没一定关系,普通学生很难从非‘985’学校转入‘985’学校”。

记者根据这17名转学研究生的名单调查发现,学生潘某的父亲是湖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潘某。26日下午,潘某对记者当面承认17名转学研究生中有他的儿子。

“转学是按照规定程序走的,儿子转学的理由是因为我身体不好,他从湘潭大学转入湖南大学,在长沙方便回家照顾我。”潘某表示,“接受湖南大学撤销转学决定,退回原校。”

学生王某的母亲汤某是湖南省审计厅退休副调研员。记者26日拨通汤某的电话,她以“不方便说”为由挂断。

另据记者了解,17人中有3人是湖南大学子弟:从长沙理工大学转入的朱某,其父是工商管理学院教职工;从湖南农业大学转入的杨某,其母是幼儿园园长肖某;从吉首大学转入的张某,其亲戚是研究生院的高某。

记者26日致电湖南大学宣传部,核实以上5人转学申请原因,未获回复。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或搜索公众号“嘉兴房天下”并关注,了解新楼市资讯!

嘉兴房天下官方app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嘉兴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