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海宁以要素配置改革全力推进浙商回归

嘉兴日报  2015-09-08 00:00

面对土地、能源、人才等重要生产要素不足,浙商回归工作要如何取得突破?海宁市全面启动全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从土地、能源、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配置改革入手,推出“六大举措”,破除要素配置体制障碍,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一大批浙商大、好、高项目充分享受到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大红利,为浙商企业的落地和转型升级注入了强有力的“助推剂”。今年1至7月,海宁市浙商回归到位资金32.62亿元,到位资金总量居嘉兴首位。

举措一:建网上技术交易服务体系

让浙商企业拥有尖端技术人才或机构,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加快转型升级一直是海宁市委、市政府服务推进的重点。海宁市通过建设“海宁网上技术交易平台”项目——“淘科技”网,为广大浙商回归企业对接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高效新载体,丰富了合作交流新渠道。

该平台作为海宁市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全流程服务平台,拥有科技成果超过10万项、在线专家2300余名、院校机构38所,不仅提供信息发布、项目对接,还可以实现技术在线交易。截至去年底,“淘科技”平台已为浙商撮合对接交流743项次,提供各类技术服务7061次,共有15个项目顺利完成了交易签约,交易额达507万元。

举措二: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

为解决资源要素配置难题,海宁在全省率先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通过差别化措施,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确保资源要素流向“高、大、上”。

浙商回归企业恒励染织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中列印染行业,在要素改革推动下顺利并购C类台资企业雅昌染织,获得急需的土地资源,投资7000万元进行技改扩建,企业获得了新的发展。

通过亩产效益综合评价,2014年该市共腾退低效用地2555亩,企业间转让房产面积118万平方米;削减COD162吨,储备量首次出现结余;污水排放量下降7.56%;环保设施用电新增1亿千瓦时,增幅列嘉兴;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2%,高出嘉兴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通过用地、用水、用电、用能、排污权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海宁市为浙商回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举措三:实施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改革试点

海宁还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改革试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政府从“被动”审批转到“主动”服务,为业主提供“制定项目标准、开工前联合审查、施工后全过程监管、竣工后统一综合验收”的一条龙服务。

通过实施“零审批”,打破了原来项目审定路径,业主可自主依规选择设计、评审、施工等阶段,审批效率提速88%,大大加快了浙商回归项目的推进落地速度。目前,海宁市已全面推广企业投资项目“零审批”,已有28个浙商项目进入“零审批”项目库。

举措四:建综合要素交易平台

海宁市在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中,在全省率先成立江南要素交易中心,使要素在市场主体间顺畅流通,实现优化合理配置,为浙商回归企业获取更多发展资源提供了平台。

浙商企业在要素交易公共平台上十分活跃,截至2014年底,已进行土地、用能、排污权、企业产权、股权、租赁权等交易,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交易总额达到45.79亿元,改变了过去要素行政化配置、使用终身制,初步实现要素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

举措五:建“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

人力资源要素改革是海宁要素改革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浙商回归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2014年初,海宁市正式获批全省“省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验区”,率先迈出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步伐。海宁市全力推进人才市场建设、人才评价制度、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培训方式、人才服务保障五大领域24项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要素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型,有效支撑了浙商回归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在位于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的沪浙人力资源产业园,已成功集聚了博尔捷、杰博人力等多家浙商回归人力资源企业,他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猎头、外包、培训等业务,为浙商回归企业提供工种、人才招聘、自主评价等专业化的服务。如海利得通过人力资源企业开展人才招聘外包,引进了35个特殊岗位人才;天通控股“中端人才寻访项目”经过招聘服务外包,为其蓝宝石LED项目寻访到生产线处理工程师5人,顺利解决了企业的中端人才用工需求;兄弟科技、优格、宏达、阿里巴巴菜鸟项目等均与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签约,获得人力资源持续保障。

举措六: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

海宁市在要素改革中,以地方金融改革为支撑,激发浙商回归企业活力,跨领域发展,招引浙商资本回归反哺浙商企业。作为全省首批民间融资管理创新试点市,海宁市率先成立民间融资服务中心。

海宁民间融资服务中心由浙商回归企业美大集团作为主体,联合其他有实力的浙商共同发起成立。该中心作为海宁民间融资市场的运营主体,稳健运行私募基金,发展P2P网上借贷等业务,引导民间资金供给和需求顺畅衔接,为社会资本直接投资产业提供渠道,推动民间资本和实体经济有效对接。截至目前,已成功对接资金8.08亿元,有效解决了中小浙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同时,海宁市借助要素改革试点,突破金融要素壁垒,搭建多层次资本对接平台,为浙商回归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要素改革掀起了浙商回归创业热潮,突破了浙商回归发展瓶颈,也促进了浙商企业转型升级。”海宁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要素改革,海宁在土地、能源、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给予浙商回归企业坚实的保障,菜鸟网络、纪鸿包装、红狮电梯等一大批优质浙商回归项目得以顺利落地。同时,要素改革推动了要素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也推动了浙商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嘉兴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