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楼市的相关扶持政策接连不断,央行降息、降低契税公积金新政等,推动了桐乡楼市的一路热销。本月起实施的营改增政策对于楼市有什么影响?为房地产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普通百姓的购房会受到多大影响?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房企迎多重利好 减轻税负

  本月,营改增正式“落地”,对房地产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的成本支出所获得的增值税发票可用来抵税,减少重复纳税,税负将大为减少,成为新政为房企带来的一个“大”。

  早在5月1日前,市区一房产项目的营销负责人面对一季度逐渐回暖的楼市行情,就曾向笔者坦言,希望销售高峰能延续至5月后,“我们算过一笔账,同样的销售收入,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减轻。”他说,以楼盘销售收入1个亿为例计算,如果是营改增前,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约500万元,而在营改增之后,按照营改增简易办法来计算的话,预计税收缴纳约470余万元,对企业的税务负担有明显减轻。

  笔者了解到,为了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营改增新法规包括一系列过渡性政策,其中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产项目,以及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因为增值税是要把不含税价格作为计税依据,所以企业缴税额为:销售收入÷(1+5%)×5%,相比于原先营业税:销售收入×5%的计税方式,企业的税负有所减轻。

  而营改增对房企的利好不止于此,还在于土地成本在计算增值税销售额时能抵扣。笔者了解到,土地成本在房企开发成本中约占30%,再加上其他建设、装修等成本也相应地纳入抵扣范围,企业能进一步压缩成本。业内人士介绍,房地产企业的成本相对固定,营改增之后,交税更加公平,“你赚的钱越多交的税才会越多,你赚的钱越少交的税也就越少。”

  个人二手房交易税负略有减轻

  营改增过程中,与消费者关系为密切的要算个人二手房交易了,税率上的变化成为购房者关注的焦点。营改增后,个人二手房买卖维持5%的税率,所以税率保持不变,但是税负同样有所减轻。

  按照规定,个人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例如将购买不足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取得出售住房收入100万元,按原营业税计税方法计算,应纳营业税额为5万元(100万元×5%),而改征增值税后,应纳增值税额是4.76万元(计算公式是100万元/105%×5%),税改后大约可以少交2400元。另外,个人购买2年以上的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个人销售自建自用住房免征增值税;涉及家庭财产分割的个人无偿转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增值税。

  为了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利好,市民陈先生特意在本月初才办理手头一套单身公寓的交易手续,“我算过了,一来一去少交了650多元的税。”陈先生高兴地说,他出售的这一套售价16万元的单身公寓,购买于2015年。原本需要缴纳13760元的税款,“营改增”后计税依据为不含税价格,陈先生只需缴纳13104.76元。